复旦大学学科建设

复旦大学学科建设截至2020年4月,学校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3个(含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5个

拥有”双一流“建设学科17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9个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上海市重点学科20个,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9个

截至2018年10月,13个学科纳入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复旦大学获批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共计41个

 2017年12月,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公布,在此次学科评估中,复旦大学共有38个学科参评,其中,A+学科5个(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中国史、数学),A学科8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物理学、化学、工商管理、临床医学、基础医学),A-学科10个(应用经济学、社会学、外国语言文学、生物学、生态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药学、中西医结合),A类学科占参评学科数60.5%

 截至2019年7月,在ESI学科榜单上位列全球第156位,有材料科学、化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工程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数学、社会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与生态学、免疫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微生物学、农业科学、地球科学、经济与商业、精神病学与心理学、综合交叉学科等19个学科进入ESI前1%,材料科学、化学、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等4个学科进入ESI前1‰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法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统计学、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公共管理、药学、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护理学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统计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教育学、心理学、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统计学、光学工程、电子科学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工程管理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工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金融、应用统计、税务、国际商务、保险、资产评估、法律、社会工作、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应用心理、翻译、新闻与传播、出版、文物与博物馆、工程、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旅游管理、图书情报、艺术、工程管理“双一流”建设学科:哲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哲学、理论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中西医结合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产业经济学、金融学、政治学理论、国际关系、历史地理学、中国近现代史、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内科学(心血管病、肾病、传染病)、儿科学、神经病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外科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肿瘤学、妇产科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药剂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材料物理与化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上海市重点学科:西方经济学、生物物理学、民商法学、生物医学工程、国外马克思主义、材料物理与化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英语语言文学、内科学(呼吸系病)、新闻学、妇产科学、原子与分子物理、外科学(胸心外)、无机化学、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临床病理科、新生儿内科、传染病科、头颈肿瘤科、检验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妇产科、介入影像科上海市高峰学科:I类-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理论经济学、新闻传播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数学、哲学、中国史;II类-化学、物理学、中西医结合;IV类-上海智能电子与系统研究院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