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教学建设本科质量工程

山东大学教学建设本科质量工程截至2016年8月底,山大近届国家级教学成果获奖数为18个,省级教学成果获奖数为140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38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6个;获国家教学名师奖9人,省级教学名师33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9个,省级教学团队建设项目1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6个;国家精品课程44门,省级精品课程166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30门,慕课(MOOC)32门;全外语教学课程95门,双语教学课程427门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数学(潘承洞班)、物理学(王淦昌班)、化学(邓从豪班)、生物学(童弟周班)、生命科学与技术(曾呈奎)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中国语言文学(闻一多班)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度):4个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2020年度)山东大学 化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经济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生物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物理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华电国际山东分公司、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济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特色专业:朝鲜语、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软件工程(设2个专业方向)、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临床医学、历史学、生物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药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英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商管理、金融工程、法学、自动化、护理学、财政学、生态学、口腔医学、土木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物理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物联信息技术与系统工程实验教学中心、管理学科实验中心、考古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工程训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运筹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教学团队、中华民族精神概论教学团队、工程材料与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团队、政治经济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工程材料与机械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大学数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国家精品课程:现代汉语、物理学、中华民族精神概论、政治经济学、运筹学、诊断学、中华传统文学修养、中国现当代文学、光学、管理学、线性代数、体育管理学、中国审美文化史、微积分与数学实验、网络营销、系统解剖学、护理学基础、金融投资学、工程流体力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局部解剖学、医学免疫学、药物、设计学、人体寄生虫学、大学计算机基础、金工、俄语翻译、大学英语、英国国家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数据结构、国际贸易学、战略管理、无机及化学分析实验、护理心理学、断层解剖学等  特色培养特色培养模式项目名概要泰山学堂负责山东大学“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实施按照8年“本博贯通”模式对泰山学堂的学生进行长周期培养和精英教育尼山学堂培养传承、研究、创新和传播中国古典学术的高水平专门人才采用“1+3+3”本硕贯通培养模式卓越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自动化)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拔尖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际型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实验班)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应用型、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协同育人与中国科学院12个科研院(所、中心)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设立了11个本科人才培养“菁英班”(特色班)暑期学校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暑期学校三跨四经历三个相跨”即跨学科(学院、专业、校区、年级等)、跨学校、跨国境学习“四种经历”即本校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海外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经历复合型人才培养通过交叉融合的方式举办了一系列双学位班,合作培养社会急需的复合型高端人才在经济、管理、法学、文学、信息、数学等学生需求量大的专业开设双学位班、辅修班 研究生培养据2018年8月山大官网信息显示,山东大学推进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资助制和以“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跨四经历”为重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探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丰硕成果:1700余名研究生赴海外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或联合培养,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应用经济学、金融数学与金融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临床医学等二十个系列的全英文专业建设成效显著;23篇学位论文获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奖总数位居全国高校第12位;“稷下风”、“海右”研究生学术论坛累计举办近700期,成为全国高校校园文化的知名品牌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