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精神理念办学宗旨为天下储人才

山东大学精神理念办学宗旨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源自1901年山东大学创办时的《山东大学堂章程》第三章第八节:“公家设立学堂,是为天下储人才,非为诸生谋进取;诸生来堂肄业,是为国家图富强,非为一己利身家

庶几所志者闳,而所成就者亦大,行之既久,非独可与各国学堂媲美,且骎骎乎复古学校之旧矣

”体现了山东大学的“天下观”和“国强观”,体现了山大人的胸襟和气魄,体现了山东大学自创办以来就具有的争创世界一流水平、担负民族复兴使命的追求

 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学无止境”可以参考清人方东树《昭昧詹言·通论五古》:“学无止境,道无终极

”此处的“学”,不仅仅是指知识和技能的追求,更包含了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气有浩然” 出自《孟子·公孙丑》:“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大义大德造就的一身正气,体现了孟子所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品格

校训“学无止境,气有浩然”,是以永不满足的执着精神激励广大师生在学术和人生的历程中勇于登攀,不断追求文化知识、技术能力、人文素养和道德情操的完美境界

“学无止境,气有浩然”较之于此前所使用的“气有浩然,学无止境”,更加体现了价值取向,更加符合音韵平仄的要求,更加琅琅上口

 校风崇实求新“崇实”是山东大学一贯的追求和山大人的基本特征

山东大学是近代中国最早按章程办学的高等学校,在创办时就注重实际、务求实效

1901年的《山东大学堂章程》第一章第一节明确提出:“实事求是,力戒虚浮”;第一章第七节明确提出:“大学堂首贵崇实”

“求新”出自《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求新就是要与时俱进,发展社会文明,引领时代潮流,从而体现大学的本质特征

“崇实求新”作为校风,集中体现了山大人“朴实、扎实、务实”等品格和不断追求创新的风貌

 校歌《山东大学校歌》山东大学校歌词/成仿吾原作 集体修改曲/郑律成东临黄海,南望泰山,这里是我们追求真理的乐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薪火传,学子要与前贤比肩

为天下储人才,放眼五洲;为国家图富强,求索万年

要志向远大,气养浩然;学无止境,不畏登攀

奋斗啊,奋斗啊,为了中华民族崛起;奋斗啊,奋斗啊,为了人类美好明天

我们是崇实与求新的朝气勃发的青年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