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历史发展私立厦门大学1919年8月,陈嘉庚在上海聘任全国教育界名流蔡元培、黄炎培、汪精卫、余日章、郭秉文、胡敦复、黄琬、叶渊、邓萃英等10人为筹备员
1919年10月召开私立厦门大学筹备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拟订《厦门大学组织大纲》,会议推举邓萃英为厦门大学首任校长、郑贞文为教务长、何公敢为总务长
1921年4月6日,厦门大学借集美学校举行开校式,初创时为私立,设有师范(包括文、理科)、商学两部
1921年7月4日,林文庆接受陈嘉庚先生邀请继任厦门大学校长, 在林文庆校长掌校期间,陆续增设工学、新闻、法学、医药等科系,初步建成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
厦门大学至1930年,扩充为文、理、法、商、教育5个学院、21个系
1936年合并为文、理、商3个学院、9个系
学生由开始时的136人发展到300多人
国立厦门大学1937年7月1日,经陈嘉庚函请,南京国民政府同意将私立厦门大学改为国立
1937年7月6日,国民政府教育部任命著名机电工程学家、留美理学博士、清华大学物理学教授萨本栋为国立厦门大学校长
1937年9月4日,由于日军侵犯厦门,学校迁鼓浪屿;11月间,学校定出迁汀计划;12月24日,开始迁移;于1938年1月12日安全抵达
5月间,厦门大学校舍被日寇炸毁
在闽西长汀期间,师生克服重重困难,坚持教学,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在1940年和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举行的学业竞赛中,厦门大学参赛学生连续两届蝉联第一
厦门大学1944年5月,萨本栋校长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由理学院院长汪德耀教授任代理校长
抗日战争胜利时,厦门大学设置文、理工、法、商4个学院,中国文学、外国文学、历史、教育、数理、化学、生物、土木工程、机电工程、航空工程、政治、经济、法律、银行、会计15个系;学生从300多人增加到1000多人
1945年9月19日,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汪德耀为国立厦门大学校长
12月,厦门大学在厦门鼓浪屿先行上课,成为全国最早在收复的沦陷区复课的大学
1946年6月1日,厦门大学校本部开始迁回厦门,长汀各界在体育场举行欢送大会,赠送大匾额一块,上刻“南方之强”四个大字
复员厦门期间,学校调整院系及学科设置,理工学院分设为理学院、工学院,除1946年7月创办中国第一个海洋学系外 ,还将机电工程学系分为机械、电机两个系;商学院增设国际贸易学系;法律学系增设司法组;学生增至1600多人
至1948年,厦门大学发展为5个学院、18个系,设有文学院(中国文学系、外国语文学系、历史学系、教育学系)、理学院(数理系、化学系、生物学系、海洋学系)、工学院(土木工程学系、机械工程学系、电机工程学系、航空工程学系)、法学院(法律学系、政治学系、经济学系)、商学院(银行学系、会计学系、国际贸易学系),还设有海洋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历史研究所、心理实验室等研究所(室)
1949年1月31日,前校长萨本栋在美国逝世,按其遗嘱将骨灰安葬在厦门大学校内
厦门大学1949年10月17日,厦门解放,厦门市军管会于10月20日委派军代表吴强、肖枫接管厦门大学,组建新的厦大党支部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任命经济学家王亚南教授为厦门大学校长
1951年,原省立福建农学院并入厦大,改成厦门大学农学院(校址在福州市),原私立福建学院的政治、法律、经济三系并入厦大
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进行院系大调整
1952年院系调整前,厦门大学拥有文法学院、经济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5个学院、19个系及5个专修科
厦门大学院系调整状况如下:1:山东大学:1952年,厦大理学院海洋系师生转入山大组建山东大学海洋系
2:中国海洋大学:山大1958年迁往济南时将海洋系留在了青岛,后发展成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3:浙江大学:1952年,厦大电机、土木、机械三个系各一部分并入浙大
4:东南大学:1952年,厦大工学院的机械和电机两系以及南京大学、金陵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的部分院系组建成南京工学院,即后来的东南大学
5:河海大学:1952年,南京大学、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和厦门大学等高校水利专业合并,在南京成立了华东水利学院,即河海大学
6:南京大学:1952年,厦大俄语专业合并到南京大学外文系,俄语专业的学生也转到该校外文系学习
7: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951年5月,厦门大学、西北工学院、北洋大学三校的航空系并入清华,设立清华大学航空学院
上述三校的航空系本非直接参与组建北京航空学院(北航于1952年成立)
8:上海财经大学:1953年的全国院系调整,厦大商学院企业管理系被调整到上海财政经济学院
9:同济大学:1952年,厦大土木建筑几十名师生调入同济大学
10:内蒙古大学:1957年,以北大,南大,山大,厦大,中山五校为主,国内十余所著名高校(包括清华、南开等)共同创建内蒙古大学
11:华东师范大学:1924年6月,厦大三百余位教师和学生闹学潮离校到了上海,创办大夏大学
解放后经院校合并,发展为华东师范大学
12:华东政法大学:1952年,厦大政法学院(包括政治、法律两系)并入华东政法学院(今华东政法大学)
13:上海海洋大学:1972年,厦大水产相关系调入原上海水产学院迁建的厦门水产学院,1979年恢复上海水产学院和续办厦门水产学院,学院一分为二,后分别发展为上海海洋大学和集美大学水产学院
14: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海运学院(1994年更名大连海事大学)是在50年代高校院系调整中由东北航海学院、上海航务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而成,而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即为从厦门大学分出的航务专修科
15:福州大学:为创立福大,厦大支援物理系数十名教师,化学系2/3,数学系3/4,相当于分出一半理科
16:集美大学:厦大航海、水产相关系科70年代调入集美航海学校、厦门水产学院即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水产学院
17:福建农林大学:农学院与福州大学农学院合并组建福建农学院
18:福建师范大学:1954年,文学院教育系并入福建师范学院
1952年院系调整后的厦门大学系所设置为:中文系、外文系、历史系、经济系、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生物系、马列主义教研室、体育教研室、华侨函授部、南洋研究所、经济研究所、化学研究所、海洋生物研究室 ,成为文理科的综合性大学,并在52年之后陆续又有院系调出
1958年7月,厦门大学下放归福建省管理
1963年9月,经中央批准,厦门大学改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厦门大学下放给福建省革命委员会领导,大批干部、教师被下放农村,有一部分充任中学教师,有的改行做其他工作
1966~1970年,厦门大学停止招生5年
1971年,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时有9个系,除保留1966年的8个系外,福建师范学院教育系迁回厦大开办
1972年,厦门大学水产相关系调入厦门水产学院
1981年11月26日,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1982年,厦门大学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经济学院
1986年9月12日,举办试办厦门大学研究生院成立大会
1995年7月,厦门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 ”建设行列
1996年,厦门大学成为首批获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的33所高校之一
1997年4月,厦门大学“211工程”通过教育部组织的专家审定立项建设
2001年2月,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一期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4月6日,厦门大学漳州校区奠基兴建
12月,首批获准试办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
2003年9月,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正式投入使用
同年11月,设立嘉庚学院
2004年,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二期重点建设高校之一
2004年7月,厦门大学被增列为中管高校
2005年底,厦门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评估
2006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国家“111计划”)首批立项名单;入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7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高校
2010年,学校入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国家”珠峰计划)
2012年,教育部、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在北京签署《重点共建协议》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厦门大学
2012年11月,入选教育部卫生部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
2013年7月,入选首批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10月,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11月,厦门市政府与厦门大学签署共建厦门大学医学院协议
2013年9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获中国教育部批准建设,开办本硕博教育,是国家重大境外办学项目建设,分校于2016年投入使用
2014年,学校牵头的两个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5年4月6日,学校整合航空系、机电工程系和自动化系等学科组建成立厦门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2017年1月,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
4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厦门大学成为首批获准开展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
7月,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教育部联合发文,确定“十三五”期间新增8所共建高校,厦门大学位列其中
8月,中国卫生信息与健康医疗大数据学会正式批复,同意成立厦门大学健康医疗大数据国家研究院,由学会与厦门大学共建
12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文公布,依托厦门大学建设国家天元数学东南中心;厦门大学两岸金融发展研究中心于2018两岸企业家峰会年会上揭牌成立
2019年3月,学校整合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人口研究所、人类学与民族学系、人类学研究所组建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
9月,厦门大学成为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创始成员、理事单位
12月,厦门大学与英国创意艺术大学合办的“厦门大学创意与创新学院”获教育部批准设立
2020年9月20日,加入海西医学联盟
9月27日,加入健康扶贫联盟
9月29日,成为全国高校海洋类学术期刊联盟理事单位
10月10日,厦门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成立
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 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
11月,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教育融媒体建设试点单位
11月26日,厦门大学召开电影学院建设咨询专家委员会会议,邀请业界知名人士和著名学者,为该校高标准、高质量推进电影学院筹建工作建言献策
2021年4月,厦门大学四校园(思明本部、翔安校区、漳州校区、马来西亚分校)隆重庆祝了厦门大学100周年校庆
11月19日,由厦门大学与宁德时代牵头共建的厦门时代新能源研究院成立
2022年8月,厦门大学成为了高校数字化发展与创新联盟会员
9月,加入福建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联盟
9月,厦门大学成为了福建省高校基础医学学科联盟成员
10月29日,厦门大学“台港澳作家研究中心”正式挂牌成立 ;11月1日消息,近日厦门大学举行“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揭牌仪式
11月,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宣布撤销,将原人文学院下设的中国语言文学系、哲学系调整为学校直属教学科研单位,在原历史系的基础上成立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
12月9日,全国首个中国式现代化法律文化传播学社在厦门大学成立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