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语二十世纪1918年奥匈帝国瓦解,独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成立,捷克语成为国家的官方语言,并进入被德语掌控的最后领域:军事、铁路和邮政
文学语言有了飞速发展,风格、修辞异彩纷呈,古词、理语、行话都出现在各类文学作品里
20年代的捷克文学,以诗歌最为繁荣
而对世界文坛作出重大贡献的首推雅·哈谢克的讽刺小说《好兵帅克历险记》
1939一1945年二战期间,德国占领捷克,所有高校被关闭,但这并不能阻碍捷克语言的发展,相反德国纳粹的入侵反而提高了文学语言乃是民族存亡象征的威望,表明文学语言的发展是可以不受外部侵袭的限制的
1960年代,小说体裁成为文学创作的主流,文学的百花齐放在这一时期达到高潮
通俗捷克语在20世纪迅速普及,相对保守的规范语规则和生活化的口语习惯产生矛盾
20年代出现了以《我们的语言》杂志为中心的“纯粹派”,与之相对立的是竭力维护语言文化现代概念的“布拉格语言学派”
语言学家为了把规范的口语同书面语区分开来,在30年代引人了规范捷克口语的新概念,属于规范捷克语的范畴
结果表明在捷克语中缺乏这样的语言层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它在捷克和西摩拉维亚地区逐渐被通俗捷克语取代,在摩拉维亚其他地区则使用当地方言
捷克著名剧作家恰佩克(Čapek)兄弟在其剧作《R . u . R .》 (1920)中创造的“机器人(robot) ”一词走向了世界
1945年以后捷克语不再主要从德语,而更多从俄语吸纳词汇,在90年代以后转向从美国英语接收新词
随着政治、经济、生活习俗、社交方式的变迁,新技术尤其是电脑的运用,众多新事物、新现象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由此产生了一系列体现时代特征的新词语,或者赋予某些词语新的含义,狭隘的专业用语逐渐变为常用词
新词的生成法有直接引用外来词(leasing 分期付款,snowboard 耐滑雪板);临摹构词;多词合成(sametova revoluce 丝绒革命,dan z pridane hodnoty增值税); 派生、组合;通过比喻和换喻转换概念等,而捷克语和斯洛伐克语,作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1993年解体前的官方语言,一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