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主要来源百越主要来源于各地的土著,是具有悠久发展历史的古代民族
如传说时代的尧、舜、禹,该地区的先民被后人划分为蛮苗系统
文献中把南方民族泛称为“蛮”,或称为“三苗”,他们同百越的来源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应该包括了越族或其中的部份先民
大约在商代早期,百越地区的民族已从“蛮苗”中分离出来,开始出现了其它一些不同的名称
《逸周书·王会解》又有沤深、越沤、邓、桂国、损子、产里、百濮、九国及东越、瓯人、于越、姑妹、且瓯、共人等民族称谓,这些位于商周王朝东土或南土的少数民族,其中大部份族称均与百越系统有关
西周时期,越的名称已普遍出现
除《逸周书》记载外,《周礼·冬官考工记》有“吴粤”之名;《竹书纪年》记载周成王二十四年(前1040年)“于越来宾”,其中的“吴”即吴国,属百越的一支;“于越”即越国族称
此外在《周礼·职方氏》中又出现了“七闽”的称谓
至春秋战国时期,越族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居住在今江浙一带的越人所建立的吴国和越国,已在长江下游崛起,参与争霸的行列,其他地区的越人也很活跃
因此,这时越族名称大显于世了,它的名称也被史家所普遍采用
在史书中,“百越”也有被称为“扬越”或“夷越”
句吴和于越在战国时已被灭国,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吴越故地置会稽郡
司马迁在《史记》中,除了记载先秦吴越史事的《吴世家》、《越世家》外,又专门记载《南越列传》和《东越列传》
故在秦汉时期的文献中又出现“闽越”、“东瓯”、“南海”、“南越”、“西瓯”、“骆越”以及“滇越”等越人国名或族名
这些名称在历史上虽然出现较晚,但不等于这些民族是汉代才出现的
他们同样有着长久的发展历史,同是古老民族
秦汉时期,由于越族的支系还不少,故在史书上仍沿用“百越”、“扬越”之称
《汉书》中把“越”改为“粤”
可是,这时的“百越”,比较多的用于指岭南地区的诸越人
此外,还有按方位来称呼的,如东越、南越、西越等,在《史记》中有时用东越来指“闽越”,也有用来指“东瓯”,但有的被用来指族称、国名称,如“南越”即是,在族称上造成了一些混乱
汉武帝统一了西南夷、南越和闽越后,百越名称及各支族称逐渐消失了,聚居于东南沿海一带的越人,有的被强迫徙处江淮,有一部份越人先后被汉族同化
但仍然有部份越人散居在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湖南等省的部份山区,被称为“山越”
山越系百越的后裔
唐以后,山越名称消失了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