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成效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截止2010年,国家共投入资金7.5亿,表彰了4659个优秀的单位和个人,其中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132个,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210个,农村科普带头人1282名,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35支
该计划在“十一五”期间,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科普工作的进程,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的四类奖项中,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遍布广袤农村,服务广大农民,在带动农民科技致富等方面各具特色、互为补充,使科普惠农工作有组织、有场所、有榜样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农民自己的技术合作组织,是科普惠农的重要基层组织
全国13万个农技协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科技工作者,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学习、运用农业科技,解决“科技推广难”的问题;发展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帮助“小农户”应对“大市场”
农村科普示范基地是引导、培训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重要场所
农业试验示范田、样板田、科技园区、培训学校等农村科普示范基地,研究、试验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开展技术推广和培训,进行科学生产示范,是农民看得见、摸得着的科普阵地
农村科普带头人是农民学科技用科技的领路人,是科普惠农的重要队伍
千千万万的“土专家”、“田秀才”、“农民教授”等农村科普带头人,生活在农民中间,活跃在群众身边,他们以身示范,亲传口授,使农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是指导少数民族地区群众学科技用科技的专门队伍
它们有编制、有专职人员、有现代化的设施设备,长年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科普宣传、科技培训等独具特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的科普工作,是民族地区科普惠农工作的“轻骑兵”
新疆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长期深入新疆的乡村,用汉、维吾尔、哈萨克等多种语言文字,播放科普电影,发放科普资料,讲授科普知识,推广科学技术,在消除7.5事件影响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科普工作队共有164支
2006-2009年“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的2844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科普示范基地和农村科普带头人,分布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涉农县(市),在带领、示范农民学科技、用科技、依靠科技增收致富等方面成效突出;获得“科普惠农兴村计划”表彰和奖补后,示范带动能力增强,辐射范围和效果进一步扩大,辐射带动农户达1365万多户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带动会员户收入均超过周围农民20%以上
农民编成顺口溜“科普惠农兴村好,长知识,学技术,种啥养啥没烦恼
科普惠农兴村好,增收入,促和谐,养啥种啥有包销”盛赞“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充分表达了他们对科普惠农的认可和欢迎,表达了科技给他们带来致富和实惠的喜悦
有的乡镇干部用“点亮一盏灯,辐射一大片”赞扬“科普惠农兴村计划”给乡镇和村带来的实惠
浙江省文成县兔业协会的千余农户通过科学养兔得到了实惠,钱捧在手上,笑在脸上,喜在心上,山区到处流传着这样一首顺口溜:“家养一只兔不愁酱油醋、家养十只兔不愁衣和裤、家养百只兔走上致富路、兔业创财富协会来帮助”
江苏南通市海门德胜镇葡萄种植科普示范基地利用奖补资金把种植规模扩大到720亩,增长了41%,带动农户发展到1500多户,增加了500户,新增产值3200万元,同比增长55.17%,同时还带动了10多个乡镇1000多农户种植葡萄,总面积达6600亩,扩大了36%,农民增收0.8亿元
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细允科普示范基地2007年获得表彰后,扩大种植规模,种植优质桑树达300亩,无公害茶叶达500亩,优质咖啡达500亩,经济林达200亩,建立杂交玉米制种基地500亩;同时,大力发展养殖业,使阿佤山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8年全村人均纯收入比2006年增加227元,2009年,人均纯收入预计增长200元以上,集体收入预计增长20万元以上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罗针镇丁湖村的农民方金山2007 年获得“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称号后,更加坚定了他带领农民共同致富的信念,创办了抚州市农民实用技术实训基地,每年培训700 余人次;购置了电脑,在中国食用菌商务网上开通了个人网页、公布了自己的QQ 号,帮助各地菇农通过互联网迅速解决食用菌培植技术的难题;在他的带动下,罗针镇周边已有300 多家农户走上了食用菌培植的致富之路,仅东华虎奶菇这一个品种每年就能为每户增加30%的收入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