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求学之路光绪十七年(1891年)12月17日,出生于江苏省松江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
光绪二十年(1894年)3月6日,回到籍贯地绩溪随介如四叔读私塾
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开始读《水浒传》等小说,随禹臣先生读私塾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开始读《纲鉴易知录》《资治通鉴》,当读到朱熹《小学》中引司马光论地狱的话与《资治通鉴》中引范缜《神灭论》的话时,受到影响,从而成为无神论者
光绪三十年(1904年),进入梅溪学堂读书,开始接触梁启超的文章和邹容的《革命军》等著作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进入澄衷学堂,接触到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暑假,考取中国公学,同时兼任英文教员,并为《竞业旬报》撰稿,上学期间学习作诗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开始《竞业旬报》(自二十四期),同时在《国民白话日报》《安徽白话报》上发表文章;9月,因中国公学风潮,部分学生另立新中国公学,胡适参与新公学的筹建工作
宣统元年(1909年),《竞业旬报》停刊;11月13日,新公学与中国公学合并,胡适因此失学,寄居在上海
宣统二年(1910年)2月,由王云五推荐到华童公学教国文;3月22日,辞去华童公学的职务;7月,赴北京参加留美考试,最终国文获得一百分的成绩,以第55名被录取;8月16日,从上海坐船去美国留学;9月,来到绮色佳,进入康奈尔大学,选读农科
宣统三年(1911年),完成杂文《康奈尔传》、论文《〈诗三百篇〉言字解》
民国元年(1912年)春,进入康奈尔大学文学院学习;12月27日,担任康奈尔大学大同会支会主席
民国二年(1913年),担任康奈尔大学世界学生会会长,与赵元任、胡达同被推举为美国大学生联谊会斐贝卡拔(PhiBetaKappa)的会员
民国三年(1914年)2月,获得学士学位;4月1日,受留美学生会会长郑莱之聘,任该会哲学教育群学部委员长;5月9日,凭借论文《论英诗人卜郎宁吟之乐观主义》获卜郎宁奖;5月20日,辞去世界学生会会长职务
民国四年(1915年)9月20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学习,师从约翰·杜威;11月,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初试”;同年,论文《非留学篇》刊登于《甲寅杂志》
民国五年(1916年),开始尝试创作白话诗;8月19日,提出“新文学之要点”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