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炳琳周炳琳教授的一生1931年秋,蒋梦麟卸任教育部长时,亲自签发公文任命他自己为北京大学校长
蒋对周发出“回母校系忙”的邀请
他欣然同意,回到北京大学任经济系教授和法学院院长,法学院下设法律、政治、经济三学系

这时,刘树杞任北大理学院院长,尚缺文学院院长人选
蒋梦麟和周炳琳一起去苦苦劝说胡适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终于得到胡适的应允
(《胡适日记全编》第6卷第 152页)1937年春,经蔡元培推荐,周炳琳出任南京政府教育部常务次长
在任期间,遇到国民党中央党部强迫北京各大学解聘进步教授之事
他认为大学应有一定的学术自由,聘不聘教授的权力应归大学校长,作为上级的教育部只能撤换校长,而不能解聘教授,顶住了党部的这一无理要求
在任期间,他曾给曹禺的剧作发奖,鼓励青年作家
解放后,曹禺和巴金结伴来到北大教授宿舍看望周,对周执弟子之礼,十分尊敬
抗战爆发后,他建议北大、清华、南开三校迁往长沙,成立临时大学
他的夫人魏璧是长沙人,他们比较熟悉长沙的情况
他和王世杰部长商定,指定张伯苓、梅贻琦、蒋梦麟为长沙临时大学筹备委员会常务委员,并“派令张伯苓、蒋梦麟、梅贻琦、杨振声、胡适、何廉、周炳琳、傅斯年、朱经农、皮宗石、顾毓绣为筹备委员
”他经手办理了有关的各种公函和派令等文件
1938年临时大学迁往云南昆明,并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大学常委会聘请周炳琳为总务长
这时周虽已辞去教育部常务次长的职务,却又奉命整顿中央政治学校,因而推辞了联大总务长的职务
1949年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北京大学,次日他致函汤用彤校务委员会主任,要求辞去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等行政职务,专任经济系教授
1963年他因病住入北京医院,医治无效,于 10月 24日逝世,享年71岁
他的治丧员会由何香凝任主任委员
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送了花圈
骨友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节选自张友仁先生所著《周炳琳教授的一生》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