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有效成分应用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有效成分应用萜类和挥发油的提取萜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天然药物有效成分,而植物中的挥发油大多富含萜和倍半萜类化合物

挥发油的沸点较低,其传统提取工艺是水蒸气蒸馏法,但该法存在提取温度高、提取时间长、易破坏有效成分的缺陷,导致提取收率较低

由于挥发油的分子量不大,且在超临界CO2流体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因而多数可用超临界CO2流体直接萃取而得

李桂生等比较了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当归挥发油的收率,结果表明前者的收率约为后者的2倍

翟万云等比较了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苕叶细辛挥发油的收率,结果表明前者的收率约为后者的7倍

曾虹燕等比较了超临界CO2萃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荷叶挥发油的收率,结果表明前者的收率约为后者的2.6倍

钱国平等利用超临界CO2流体从黄花蒿中萃取青蒿素,结果表明萃取率可达95%以上,优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降压、降血脂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功能,在大部分中药中均存在

黄酮类化合物的传统提取方法主要有水煎煮法、浸泡法或碱提酸沉法,缺点是费时、费工,且收率较低

应用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中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速度快、收率高等优点

丹参是常用的活血化瘀药,已知的活性成分是以丹参酮ⅡA为代表的丹参酮类脂溶性物质以及丹参素、母酚酸、原儿茶酚为代表的水溶性物质,其常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提法和乙醇热回流法,但提取效果均不理想

萧效良等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丹参中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一次提取物中的丹参酮ⅡA的含量大于20%,水溶性有效成分的含量大于35%,收率是常规提取法的2倍以上

生物碱的提取生物碱是生物体内一类含氮有机物的总称,多数生物碱具有较复杂的含氮杂环结构和特殊而显著的生理作用,是中草药中的重要成分之一

近年来,有关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提取中药中的生物碱的报道很多

葛发欢等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益母草中的总生物碱,提取率可达常规法的10倍

姜继祖等以76%的乙醇为夹带剂,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光茹子中提取抗肿瘤药秋水仙碱,提取率为回流提取法的1.25倍

苷类和糖类化合物的提取由于苷类和糖类化合物的分子量较大、羟基较多、极性较大,因而难溶于低极性溶剂,故用超临界CO2萃取时常需提高操作压力或加入夹带剂以提高收率

王俊等以3%的乙醇为夹带剂,在压力为35MPa、温度为40℃的条件下,用超临界CO2萃取穿山龙中的薯蓣皂苷元,结果表明该法具有速度快、收率高、提取完全等优点

王化田等将超临界CO2萃取法与乙醇常温浸提法相结合,实现了红景天苷与苷元酪醇之间的有效分离

葛发欢等对超临界CO2萃取薯蓣皂素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并进行了中试放大,结果表明该工艺具有收率高、生产周期短等优点

醌类化合物的提取醌类化合物是一类分子中具有不饱和环二酮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具有抗菌、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研究表明,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可用于中药中醌类化合物的提取

由于多数醌及其衍生物的极性较大,因而提取时常需加入适当的夹带剂

袁海龙等以甲醇为夹带剂,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何首乌中的醌类活性成分,结果表明超临界CO2萃取法具有速度快、收率高、后处理简单等优点

苯丙素类化合物的提取苯丙素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一个或多个C6-C8单位的天然成分,包括香豆素、木脂素等

苯丙素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植物中,其中的许多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

苯丙素类化合物通常为亲脂性成分,可直接用超临界CO2流体进行提取

但对于分子量较大或极性较强的组分,则需提高萃取压力或加入适当的夹带剂以改善提取效果

黄芳等在压力为38.5MPa、温度为70℃的条件下,利用超临界CO2流体从补骨脂中提取分离出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表明用超临界CO2提取分离补骨脂素的工艺是可行的

杨苏蓓利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五味子中的木脂素等成分,结果表明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萃取物的得率可达12.87%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