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篮文学社后期(3)第40期到第51期《摇篮》均16开,64-68页,封面彩色
然而,文学缩水的现象仍然存在
这样的困境使《摇篮》人陷入了“文章自己写,稿子自己编,刊物自己发,发行自己跑,买来自己看,看了自己乐”的尴尬境地
通过调查、访谈,我们总结出如下原因
一、校园乃至整个社会的文学氛围淡薄化
在一个对金钱物质热衷,急功近利的氛围里,高雅淡泊的纯文学逐步退居边缘地带也成为一段时期内正常与必然的现象
二、消费方式多元化
80年代的消费方式很少,似乎只有文学可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寄托,而现在广播、影视、网络、卡拉OK各种消费方式不断涌现,冲击着学生们的思维,能够静心看书、写作的少之又少
三、就业压力大
80年代的大学生不愁分配不出去,而如今的大学生过剩,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1989年开始实行毕业生双向选择以后,实践经验、英语、电脑便成为了就业的砝码而倍受关注
于是,英语、计算机技能过级、参加各种学生、社团工作给学生们带来了沉重的压力,使他们无暇过多地关注文学
四、快餐文学、网络文学的兴起
生活节奏加快使大家更愿意选择能让精神放松的快餐文学,它们通俗、娱乐性强,纯文学性却远远不足
面对这样的现实,摇篮人仍然在坚持,在努力
如今的《摇篮》慢慢走出了低谷,开始了新的攀升的姿态
2004年,第40期《摇篮》封面开始为彩色,杂志每期稳定在64至68页,以小说、散文、诗歌、评论为固定栏目,根据具体情况加开专栏,如校园文学星等
杂志每半年出一刊,面对全校师生发行
刚出版的第47期杂志还拥有了刊号
摇篮在校园中的影响日益扩大
摇篮人还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2005年文学社举办了10周年社庆
2006年,文学社又汇集全体社员力量,全力打造出了在武汉各高校中产生强烈影响的大型汉文化传播展示活动——汉韵流芳
此次活动不仅使摇篮文学社在各大高校中掀起了一股汉文化的热潮,更引起了在汉多家媒体的重视,更引起了在汉多家媒体的重视,很好地宣传了我国历史悠久精美绝伦的汉文化
现在,我们仍然坚持每周都举行一次活动:名师讲座、诗歌朗诵大赛、外出采风、摇篮文会等等
我们有自己的论坛、博客,还实行办公室值班制度,为前来购买、阅读《摇篮》杂志的广大学子服务
这样的摇篮,不仅仅在文学上为广大同学开辟出一片天空,更着力于把文学融入真正的生活,使文学成为校园中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文学边缘的时代,摇篮文学社以其壁立千仞的刚毅与海纳百川的气魄活跃在桂子山头,为华师校园文化的延续发展,以及华师人文精神的培养探索,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面对文学日渐萎缩的现实,文学社承诺,我们愿为苍鹰,搏击浩瀚长空;为老牛,耕耘瘦瘠黄土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