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内容简介该书共四篇36章
前三篇在1841年写成,第四篇于1844年方告完成
第一篇为历史篇,含10章,通过对欧洲各国经济政治状况与不同特点的分析,认为自由贸易与保护贸易两种不同经济政策的取舍,应根据各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具体阶段来确定
基于这样的认识,李斯特在这一篇里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的理论
李斯特是按照生产部门的发展状况划分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的
他写道:“从经济方面看来,国家都必须经过如下各发展阶段: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
”他指出,各国经济发展所处的不同阶段,是各国采取适当的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的依据
英国由于已发展到了第五个阶段(农工商业阶段),所以, 自由贸易对英国是有利的
而德国和美国则正处于第四个发展阶段(农工业时期),它们工业的发展需要由国家来保护,因此,德国和美国应实行保护关税的政策
只有这样,才能尽快过渡到第五个阶段,并与英国竞争
第二篇:理论篇,共17章,重点地阐述“政治和世界主义经济学”、“生产能力理论与价值理论”的两章
在这两章里,李斯特首先对斯密的《国富论》作了攻击
在李斯特看来,政治经济只能是国民经挤,而斯密却把它与世界经济混同了,这是造成古典学派强调国际间自由贸易的基础
尔后,李斯特在批评斯密价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生产力理论
李斯特指出,古典学派只注重对财富本身的研究而忽视了对财富原因的研究,但实际上,财富的生产力较之财富本身要重要得多
因此,衡量一种经济政策是否合理,首先要看它是否有利于一国生产力的发展,而不应只注意交换价值方面的暂时利益
在他看来,工业制造力是一国生产力的基础,它对农业,商业、航海业等都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采用关税保护政策以发展一国的工业制造力,即使在交换价值上暂时有所牺牲,即使本国商品的价格暂时高于外国商品,也是应该的
因为从长远看,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足以补偿损失而有余
李斯特还指责古典学派把单纯的体力劳动看作是唯一的生产力,而忽视了精神方面的因素及国家的作用
第三篇为学派篇,仅5章,分别评述了较为著名的经济学家包括斯密、萨伊等重商主义、重农学派的理论主张
第四篇是国民经济政治学篇,含4章,主要是从政治观点分析英国与美、法、德等国的关系,并从欧洲大陆政治的角度,强调了日耳曼关税同盟的商业政策对于欧洲经济均衡发展的作用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