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离开党中央大革命失败前夕,1927年7月12日,根据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指示,中共中央进行改组,陈独秀从此离开中共中央最高领导岗位
此后,他一面按照中央要求,经常发表一些文笔犀利的杂文,揭露鞭挞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一面反省大革命失败的教训,关注当前形势和党的路线、策略
对大革命的失败,陈独秀并不认为自己没有责任,但他认为在许多问题上共产国际的指导是错误的,自己是被迫执行,共产国际应负主要责任
为此,他拒绝赴苏商议问题和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中共六大
此时他获悉,托洛茨基认为斯大林应对中国大革命的失败负责
这一看法,得到陈独秀的认同
1929年春,当陈独秀看到托洛茨基论述中国革命的文章时,引起思想上的共鸣
陈独秀不同意共产国际代表和中共中央领导人关于中国革命形势“不断高涨”“是直接革命形势”的观点,认为革命已处于低潮
他对临时中央政治局提出的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不同其他党派合作的“左”的纲领和策略表示不赞成
这些都是基本正确的
但他对革命形势作了过于悲观的估计,反对八七会议确定的武装起义方针,并在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任务、道路等问题上反对中共六大路线,提出了一些错误观点和主张
经过一段时间思考,他接受托派关于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策略,并开始在中国共产党内部组织“左派反对派”
这些都是党的纪律所不能容许的
1929年8月13日,中共中央发布《关于中国党内反对派问题》的通告
10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作出《中央关于反对党内机会主义与托洛斯基主义反对派的决议》,点名批评陈独秀
1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决定,把陈独秀、彭述之等人开除出党
12月10日,陈独秀发表《告全党同志书》
12月15日,他联合81人发表《我们的政治意见书》
1931年5月,成立统一的“中国共产党左派反对派”选陈独秀为书记
由于这个“反对派”的主张完全脱离中国实际,加之内部派系矛盾很深,所成立的统一组织很快陷于分裂和瘫痪,没有在社会上产生重大影响
当后来托洛茨基提出以苏联为轴心、保卫苏联等损害中华民族利益的口号时,陈独秀开始与其格格不入,到最后终于与之分道扬镳,成为一个不隶属于任何党派的人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