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文选陈独秀主要著作收入《独秀文存》《陈独秀文章选编》等
1984-1993年间,三卷本《陈独秀著作选》相继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编者写于1991年12月的“说明”中说:“对于陈独秀诋毁中国共产党,诬蔑工农红军和反对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错误言论,本书全文照录,不予删节,以供读者研究和批判”

字里行间,“批判”遗风犹在,且不无防身自保之虑
2009年1月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陈独秀著作选编》六卷本,辑文890篇,272万字
较原三卷本600多篇、162万字,多出200多篇、115万字
校正旧编中错、别、漏字句上千处
新辑作品主要是档案文件、新发现的文章书信,以及音韵学、文字学方面的著作
其中有陈独秀在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前后主持特别委员会的发言,五卅运动中在《热血日报》上发表的文章,在南京狱中写给汪原放的54封书信,入川后写给台静农等人的近百封书信,等等
《陈独秀著作选》第六卷,收入陈独秀音韵学著作《古音阴阳入互用例表》、《连语类编》以及与他的学生、语言学家魏建功来往书信
文字学著作,收入《小学识字教本》、致台静农、陈立夫、陈可忠等人书信
《小学识字教本》,是陈独秀文字学研究集大成之作
1929年写成《中国拼音文字草案》,售予商务印书馆
当时,陈独秀是当局通缉的“共党首领”,自然不能出版,书稿亦杳无下落
居川期间,陈独秀在《实庵字说》《识字初阶》基础上,写《小学识字教本》
原定由国民政府教育部出版,并两次预支稿酬一万元
教育部长陈立夫认为“小学”二字不妥,建议改书名为《中国文字说明》
陈独秀以“小学”乃音韵字、文字学综合之古称,也是他研究文字形、声、义三者统一而非三者分立的特点,拒改书名
此书不能出版,他令家人不得动用稿酬
《小学识字教本》书稿由国立编译馆油印50册分赠专家
梁实秋分得一册,十分珍爱,日后带往台湾,请专人描清字迹不清处,影印500册,仍感不佳
再请人费时十月,将全稿重描无误,书名改作《文字新诠》,隐去作者姓名与《自叙》,代之以梁序,于1971年由台湾语文研究中心影印出版
梁私下告友人,此为陈独秀遗作
《小学识字教本》得以传世,梁氏功莫大焉
在狱中,陈独秀写了《荀子韵表及考释》《实庵字说》《老子考略》《中国古代语音有复声母说》《古音阴阳入互用例表》《连语类编》《屈宋韵表及考释》《晋吕静韵集目》《戊寅年登石笋山》《干支为字母说》等音韵训诂学著作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