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蒿素传统药物筛选“523任务”制定的《中医中药、针灸防治疟疾研究规划方案》第二项为“民间防治疟疾有效药物和疗法的重点调查研究”
该方案的备注中列出了根据文献调查提出的作为重点研究的药物,其中列有青蒿(排在第5位)
但是,在之后的记录中没有发现有关青蒿筛选的相关记载
1969年,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简称“北京中药所”)加入“523任务”的“中医中药专业组”
北京中药所于1969年1月接受“523任务”,并指定化学研究室的屠呦呦担任组长,组员是余亚纲和郎林福
1969年4月,中医研究院革委会业务组编成了收集有640余方的《疟疾单秘验方集》
该验方集与当时其他文献类似,都是把与常山相关的验方列在最前面,其中第15页记载有青蒿,但并未对青蒿有特别的关注
1970年,“全国523办公室”安排军事医学科学院的顾国明到北京中药所协助他们从传统中药中寻找抗疟药物
余亚纲查阅中医药文献,并且以1965年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出版的《疟疾专辑》为蓝本,进行整理分析后列出重点筛选的药物为: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
他们共用水煎或乙醇提取,筛选了近百个药方,北京中药所档案显示,从1970年2月开始,屠呦呦小组一共送了10批166种样品到军事医学科学院进行检测,其中第8批中最后一个药物为雄黄,抑制率为100%;第9批中也出现了几次雄黄,抑制率均在90%以上;青蒿出现第10批样品中,抑制率显示为68%,其提取溶剂为乙醇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