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百越民族史研究会百越族群及周邻关系共有十九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百越内部族群的历史变迁及百越与周邻族群关系问题展开论述
根据汉文史籍的记载,从上古时期的“三苗”、“十蛮”、“八蛮”、“七闽”等族到周末秦汉之际“百越”内部的“句吴”、“于越”、“闽越”、“东瓯”、“南越”、“西瓯”、“骆越”、“干越”、“扬越”等,说明了百越内部族群构成的复杂性
探讨百越支族的文化特性及百越与他族的文化交流一直都是百越史研究的重要内容
《先秦时期长江下游地区历史地理该说》通过对史料的钩沉,结合长江下游地区的考古遗存,对该地区先秦时期的文化发展态势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尤其是关于春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发展重心在江北地区、文化发展层次先北后南及战国时期楚文化势力变迁与长江下游的文化发展密切相关等观点对于百越民族史,尤其是吴、越历史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次会议中对百越支族的探索,集中在对我国西、南部各百越支系族群的文化及属性的探讨
贵州考古工作者通过《贵州北盘江流域“鲁容—白层遗址群”文化因素与古代族群》及《北盘江流域考古新发现》两文为我们介绍了贵州最新的考古发现,对先秦至历史时期北盘江流域考古学文化传统进行了系统总结,并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说明了其在百濮与百越族群文化交流上的特殊地位
《桂东北和西江中游区东周越人土坑墓及族属探讨》通过对墓葬中陶器属性的分析,理清了东周时期不同阶段内西瓯、骆越势力在该地消长的动态过程
《洞庭苍梧族属考》对比了先秦时期岭南、湖南地区的同类考古学文化,综合各类历史文献提出苍梧人曾是荆楚地区原著居民、后迁入岭南又称骆越、是今壮侗语族祖先的观点
《东山文化与“瓯骆国”问题》全面分析了东山文化内涵与多元因素的构成,以考古资料结合历史文献复原了红河下游早期文明起源与发展阶段的“文郎国”与“瓯骆国”历史
《西南夷初探》在仔细梳理文献的基础上,结合西南地区不同的青铜文化内涵,初步分析了西南夷内部各君长的分布范围
《巴人崛起与西渐的考古考察》以巴蜀族群的考古学文化表现为基础,分析先秦时期巴蜀文化发展、扩张的经济动因及其与中原王朝的关系等问题
部分学者运用文化因素分析法,通过对考古学物质文化内涵的分析,探讨新石器至先秦时代百越与周边族群的文化关系
在百越文化分布的核心地带,这种关系往往表现为中原-华夏对百越的影响,如《岭南龙山时代文化的多元性》论述了龙山时代岭北文化传入对岭南土著文化传统的冲击及其在不同区域所产生的不同程度的影响;《试论闽越文化中的徐、舒文化因素》则认为中原文化与徐舒文化自浦城传入闽地并对闽中地区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百越分布的边缘地带,百越与邻近族群的关系表现为互动与融合,也有三文就这方面内容展开论述:《百越地区与东夷地区史前文化交流》以花厅墓地的随葬品、葬式、葬俗等为例,分析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百越文化向东夷文化分布区的渗透;《从考古看骆越与滇的文化关系》从越南北部和云南滇池地区出土的青铜器内涵中分析骆越与滇文化在红河流域的交流;《东周养国墓葬出土玉器的周、楚、吴、越、夷等多元因素》以桐柏月河一号墓为例窥探东周墓葬出土玉器的多元文化因素,说明了周边族群对百越文化因素的吸收
另外,夏商周三代是“中原华夏-四方万国”民族文化格局的形成期,这一时期东南百越与中原华夏的文化关系并不明确,而商周时期华夏、百越族群过渡地带的政治与文化状况是我们深入探讨这一问题的突破口,学者们对此类问题进行了尝试
《商代南方疆域探索》一文从考古学文化入手,分析了由早、中商至晚商,商王朝的南方疆界线“由进到退”的动态过程;《论西周王朝对江淮的经略》以传统文献中“淮夷”的一员“六国”为视角,通过周王朝与“六”国的关系来分析其对江淮地区的经略
东南百越与东南亚、乃至太平洋地区的南岛语族关系密切,以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考察百越民族历史是百越研究未来的发展方向
《太平洋考古学与中国东南》就在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将百越先民的主要分布区——中国东南沿海地带与太平洋考古学相联系,分析其在南岛语族起源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白莲洞文化与东南亚史前文化的比较研究》则将华南地区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典型白莲洞文化纳入到整个东南亚史前文化的发展变化模式中进行考察
另外《海南岛史前文化与周边的关系》也是将海南岛发现的石拍、树皮布等物质遗存放入整个东南亚文化系统中理解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