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南方之强陈嘉庚先生在筹办厦门大学之时,于1920年11月发表了“筹办厦门大学演词”,就强调要把厦大办成“南方之强”
但是厦门大学作为“南方之强”被广泛了解,是在抗战时内迁长汀办学时期
1940年8月至1941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举行首届和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学业竞试,厦门大学均名列第一,国民政府教育部全国通令嘉奖,厦大由此被广泛称誉为“南方之强”
然而,“南方之强”也并非仅指厦大的实力
“南方之强”一词出自《中庸》
原文为:“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由此可见,校歌中的南方之强,意指一种“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和而不流,中立而不倚”,“国有道,不变塞焉;国无道,至死不变”的精神
意即用宽容大度来教育、对待他人,即使别人蛮横无理也不要报复;平和而不随波逐流,中立而不有所偏倚;国家和平安定时不改变志向,国家黑暗动荡时也能够坚持理想和操守,至死不变
这种“南方之强”也就是厦门大学自建校起就确立的精神,一种独立自由,宽容公正,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中庸之道
以上内容由大学时代综合整理自互联网,实际情况请以官方资料为准。